云淡风轻书写爱的传奇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这份爱不一定惊天动地,却一定真挚感人;这份爱深沉而隽永,淡然却永恒。

在秀美的皖东大地上,位于蔚然琅琊山麓的滁州市第二中学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怀揣信心走上教育岗位,她捧一颗真心诠释从教三十多年的点点滴滴,她秉一颗童心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恩师和知心朋友,她持一颗恒心将三十多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经营成非凡……她就是夏晓玲老师——一个一直用“爱”书写着自己教育传奇的优秀人民教师。

   夏晓玲老师出生于1958年,她曾风趣地说过,她是个吃过苦,受过罪,也收获过许多“意想不到”的地地道道的“50后”。她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充实而难忘农村生活赋予了她善良、真诚、朴实、率真的性格气质,对此,她一直铭感于心。在夏老师的身上,有着属于那个时代人的特有的热忱和不服输的精神,初中毕业的她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不懈地追求着教育梦想:双十年华,她以一名民办教师的身份,走进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开始了她得教学生涯,无怨无悔;上进务实的她坚信教学相长,利用课余时间不断进修学习,先后取得了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学历;而后,因为教学成绩斐然,她被上级部门由小学选拔进进中学从事教学工作;一九九二年,她被调入滁州二中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创造了二中初中教学的许多辉煌,如今已经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

   在夏老师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散漫”和“放弃”这两个词,这么多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不计个人得失,对名利看得云淡风轻。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是把职业当作理想的,夏老师没有这么说,可是她正是这么做的。夏老师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源于她对她教育工作深切的爱,正是这份爱,她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感动了领导同事,更深深影响着了深爱她的千万学生。

如今五十四岁的夏老师,担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两个教学班的数学老师,工作量很大,但是她却一直以激情与活力感染着同事和学生。做为一名教师,她始终把“教书”和“育人”这两方面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身为数学老师的她严谨而睿智,她很少对学生进行说教,总是“身教”重于“言传”。她曾经在班会课上这样对学生们说:“每个人在社会上,一定要遵守各方面的规则,特别是关系自身安全的交通规则。我这样要求你们,我自己肯定会做好。这样,我请每位同学监督我,但凡你们看见夏老师闯红灯,你们尽管把我拍下来上传到网上去,我会接受舆论的批评的!”,在夏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她的班风严谨正派亦不失活力,学生正义感责任感强。她的学生们敬她,爱她,但是不怕她,经常背后亲切地称她为“老顽童”。夏老师凭借一颗赤诚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思想之花,她每天放学后都会请一名学生来办公室坐下,然后交心长谈。这么多年来,多少当年叛逆个性的少年与夏老师遂成“忘年交”。对于夏老师来说,学生们的依恋与爱戴,是她心中最宝贵的东西。

夏老师的日常工作强度很大,是同龄老教师之最。如果有人问她这样大的工作量累不累,她一定会笑着告诉你,感谢高强度的工作锻炼了她坚强的毅力。众所周知,她管理的年级一定是最团结的、最严谨的,却也肯定是最快乐的、最幸福的。工作中,夏老师与年级所有老师一起努力一起奋进,严把教学质量关,时时处处起到榜样作用;生活上,她关心每一位老师的生活细节,无微不至。此外,夏老师管理的年级里年轻教师特别多,私下里,她总是把年轻教师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爱护。学校领导经常很放心地将新进教师放在夏老师年级组锻炼,在她的培养之下,年轻教师成长很快,现如今,许多已经成为各级的骨干教师。走出年级组的老师们经常谈到怀念在夏老师组里的日子,亲切地把夏老师年级组成为“娘家”,其实,这是一份浓浓的亲情般的依恋和归属感。

教学工作中,夏老师经常戏称自己是不愿屈服的“前浪”,还要勇敢地挑战新的风浪。辛勤的工作就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和精力的投入,同时这也是她成为滁城知名教师教师的关键。为了圆满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几乎牺牲了她所有休息的时间,每届学生毕业她都会细心地整理自己三年的备课笔记,每天放学她都带着一堆资料回去研读备课。她的教学思路清晰明快,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在教学环节中,她既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改善,又通过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数学思维能力。夏老师的学生经常说,跟着夏老师学数学最大的收获是他们对这门初中阶段相对枯燥的课程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了积极钻研的意识,从而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们还说,夏老师的板书令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字迹整洁美观,重难点突出不说,主要是她的板书节奏与她的上课节奏完美契合,往往最后一个字写完,悠扬的下课铃立即打响,干脆利落,毫不拖沓,引得学生们惊叹不已。与此同时,她还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对她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家长的中肯建议。她认为,教师也应当是“服务者”,服务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听懂所授内容,学生们每节课务必要有所收获。学生学到没有是她教学质量的直接反馈,她要和自己叫这个真。从教三十多年,她从来不“唯经验论”,坚持常教常新。诚如她自己所言:她是名新潮的“50后”,更是是朵斗志昂扬的“前浪”!

夏老师坦言,她享受做一名快乐的“教书匠”,享受当一个幸福的“孩子王”。多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奉献着一颗炽热的爱心,做学生的贴心人。她不赞成那些劳心劳力,为工作把身体累垮的老师的做法,她说教育者不是“苦行僧”,教育本身是辛苦与快乐、幸福、满足并存的。当然,她的教育理念中“快乐”是个很重要的元素。在她的培养下,她的学生谈吐大方、乐观自信。夏老师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放在学生民主自治方面,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尽力发挥班干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起到了以点带动面的良好效果。她管理的班级班级严明,班风和谐,凝聚力十分强,学生们都有着家一般的归属感。此外,夏老师也格外注意班级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个别问题。她及时找个别同学谈心,了解情况,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她的办公桌抽屉内最不缺的就是各式各样香甜的糖果,来谈心或来问问题的学生结束的时候往往会得到糖果奖赏,吃在嘴里,甜到心底。对于学生们来说,有时候夏老师是他们的“镇定剂”,有时候夏老师是他们的“止疼药”,有时候夏老师是他们的“定心丸”,有时候夏老师是他们的“巧克力”。诚然,夏老师将一腔的爱,奉献给了每一届的每一位学生,不论是品学兼优的孩子,还是叛逆个性的小少年,抑或是默默无闻的学生,她都放在心里最重要的部分。

学生们敬她爱她,是因为她以浓浓的爱撞开了学生们的心灵,给了他们最初的感动和永远的指引。而,更加难得的是家长对她绝对的信服。每当她送走又一批初中毕业生回到初一开始新一届的努力时,都有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进她的班里,似乎进了她的班级就意味着放心和省心。其实,这些都是她秉一颗爱心真诚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的结果。她正是用这份对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执着的爱,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感动了所有人。这一系列真切的感动见证着一名优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虔诚。

美丽的二中校园内的田家炳楼上镌刻着这样两句话,激励着学生,也深受夏老师喜爱——“珍重少年时,不负云和月”。夏老师常常说,她的人生中因为时代原因耽误过一些时间,不过她相信自己是可以追回来的,即使她已经五十多岁了。每天晨光熹微,她总早早地来到学校,值日生打扫卫生她乐呵呵地参与其中,懂事的学生们常抢下她手中的拖把或抹布,把她“撵”回办公室。课堂上,她的嗓音柔和不失坚定,能把数学课上的书声琅琅的,唯有她。每天上午的大课间,操场上总有她带着全班同学跑步锻炼的身影,她爽朗的笑声伴随学生们嘹亮的口号,久久回荡在校园的上空。傍晚,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她披着霞光信步往家走去,嘴角噙着满足的微笑,路上时不时有熟人和她打着招呼……这就是一个园丁辛勤忙碌而快乐满足的一天!

三十多年如一日,夏老师用心经营着生活,生活正报以微笑来回报她。夏老师以一份沉甸甸的爱浇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她从教三十多年,屡获殊荣,不胜枚举,为她赢得无数的掌声与赞誉。然而,她人淡如菊,从不为盛名所累,抛开本真以外的一切,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初衷。多年以前,有人为她的先进事迹写过一篇名为《小草》的报道文章,文章写得触动了她的内心,她很感动。她说,“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歌中唱得很像她,她平凡若小草,小草有妆点大地的宏愿,她亦有自己最珍爱的教育理想。

   得之坦然。夏老师用爱书写着崇高的教育理想,用爱诠释着追求与希冀,用爱经营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生命赋予她的,教育赠予她的,她坦然接受,并且用心感恩。

   失之淡然。夏老师从容在教育园地里耕耘,只为那份心安理得和安然满足。生命赠其以痛,却回馈以歌。个人得失,在她的眼中没有任何绝对的意义,她追求只是心底那份来自教育理想的虔诚与满足。

   顺其自然。夏老师不苛求自己,一直做一个快乐满足的“教书匠”,也是学生心中的“老顽童”。同时,她也不强求别人,她希望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当然,她做到了。

  争其必然。率真执着的夏老师与命运争,与时间争,与自己争,争得了一分明净纯粹的教育梦想,争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争得了一生的美丽感人的坚守。

  “除了做一名好老师,享受学生成功的喜悦以外,我别无所求”,夏老师如是说,眉宇间尽是满足,她的语气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