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园丁意 拳拳育人心

在滁州二中,有这样一位老师:退休十年,依然活跃在讲台上,渊博的学识、独特的讲课方式,总能吸引哪怕最不爱学习的学生;年近古稀,学校的运动会上,依然有他忙碌的身影和乐观的笑容。二十年始终如一,在历届二中学子记忆中已成为深刻的风景,他就是关呈富老师。提起关老师,大家一致的印象是:敬业、乐观、简朴、慈祥。平凡丰富的人生阅历、生动独特的教学方法、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仁爱高贵的处世品格赢得了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老师的尊敬。

关老师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响应祖国“支援边疆”的号召,来到祖国的西北——甘肃省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七年。二十七年里,先后工作于甘肃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地质力学队、酒泉地调队等单位。此期间,曾和温家宝总理同在地质力学队工作过,生活过;曾担任过政协酒泉委员会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的政协委员及政协科技工作组组长及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实验室主任(科级)兼技术总负责人。

多年的地质研究工作培养了他实地调查研究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也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说起关老师与教育的结缘,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酒泉教育学院由于缺少地理教师,特聘关呈富老师为该院地理系的客任讲师,关老师到那之后,先后开设了地质学基础、自然地理学和环境保护学等课程,为学院地理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关老师被聘为全国地学夏令营的辅导员,负责组织甘肃分营的系列活动,他编写了营的活动路线、各点的调查研究科目及活动内容,带领营员们实地调查,采集化石。在活动中他感受到了学生们的纯真无邪、好学上进的天性和对知识的渴望,从此激发了他当一名人民教师的心愿,下决心这辈子要带好学生,把自然知识传给学生,把做人的准则和工作的认真态度教给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将来报效祖国。

在甘肃的二十七年里,由于工作出色,获得过由国家地质部颁发的“献身地质事业”荣誉称号和甘肃省科委授予的“甘肃省优秀科普工作者”等许多荣誉,也有几次升迁的机会,对于这些,他都淡然处之,甚至一度放弃了任酒泉县县长的机会,对名利的淡然,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渴望。

1992年他如愿以偿地调入滁州二中任地理教师,多年的任教心愿实现了,从此由一名地质工作者转变为一名专职教育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多年的教学工作使关老师真切正地理解到,老师是教育之本,尽职敬业是教师之本,博览众书是知识之本。

为做好教学工作,关老师到滁州二中后,仅用两年的时间就把全部的地理教材弄通弄熟,掌握了每一部分的重点、难点;还孜孜不倦地把许多参考资料都认真做一遍;业余时间,更是博览群书,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借书登记本留下最多的名字就是关呈富老师。讲台上,关老师讲课总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关老师上课很少带书,因为知识都在他的脑海中。

关老师认为,上课若想使学生们认真听课,掌握知识,就必须随时调动学生们的情趣。而老师要想驾驭课堂,掌控学生,激发他们的情趣,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所谓学高为师。地理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涉及的学科也非常多。比如在讲到“高度计算、人口密度、比例尺”等知识时,关老师会引入数学知识;讲到矿产时,会给学生们补充物理、化学的相关性质与用途;在讲人文地理时,往往借助文学、建筑学等知识来讲,楹联、诗词、典故信手拈来,由课内到课外,由书本到生活,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如沐春风,常常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过去;

关老师常说,作为一名老师,不仅知识面要广,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而且还要有奉献教育的敬业精神,学生才会信服你,尊敬你。

从教多年,尽管教材早就烂熟于胸,但他从不满足,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尽管初中地理作为副科,中考不考,但他依然要把不被别人重视的事情做到极致。

为了使课堂更生动更直观,关老师每到一地总要搜寻几块当地最有代表性的矿产标本带回去,几十年下来,在关老师的标本陈列柜上,经他亲自搜集以及托朋友搜集的各种标本有数百种,他常常把这些标本拿给学生看,给学生们讲,学生们会非常好奇,许多枯燥的地质知识也就在好奇中被学生们掌握了;

为了讲好世界地理,关老师尽量地把自己搜集到的各国的图片、画报展示给学生,有许多时候,自己亲手制作一些很特别的地理挂图和模型等教具,然后用教具讲解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及经济发展状况,学生就很容易接受,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关老师如今虽然已是白发苍苍,年近古稀,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维和教育观念,讲课时,他能随时把当前发生的事情引课堂,使学生随时掌握有关的知识。比如就今天是什么节日,什么节气、太阳与地球所处的关系、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何处、气候变化等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一是复习知识,二是加强记忆。

对当前世界发生的诸如汶川、海地大地震等重大事件,他都会给学生们讲清地理位置、影响及相关的地理知识等,一是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另外也是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关老师坚信:课内课外巧妙地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进来,提高了课堂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做到对学生的人格情操的培养。

培养学生他是孜孜不倦,提携后进他更是义不容辞。在滁州二中任地理教研组组长期间,对学校每年新分配的大学生以及当年滁州师专的实习生,他都热情地接待,严格地指导,仔细地修改他们的教案,认真地听他们每一堂课,客观地评议讲解,肯定成绩的同时又指出不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宝贵教学经验和人生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做一个人民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有效的方法,更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业务、品德都要过得硬,才不会误人子弟,才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教学之余,关老师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热情。他曾是学校合唱队的指挥,带领学校合唱队在教育系统比赛中取得过出色战绩;每年一度的校运动会,他都坚持参加了终点裁判的服务工作;汶川地震捐款、玉树地震捐款以及学校倡议的各种捐款捐物爱心活动他都积极参与,奉献爱心,而自己的生活却极其简朴;学校筹建“校史馆”时,他主动请缨,义务地完成了学校整体布局的沙盘模型,为学校成功创建省示范中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老师如今虽已退休十年,依然坚守讲台,不为别的,只为他可爱的学生、深爱的学校,只为他终生眷念的教育事业。

关老师常说:“我爱这个国家,热爱我们这所学校,若需要我继续做什么,我会一如继往的把事情做得更好!”